技術人員查看手機上的“云平臺”,就能監控安裝在各家客戶企業中上萬臺機器的運轉狀態,哪臺設備出現故障,手機app會自動報警,維修人員可遠程診斷并進行修復……制博會上,沈陽鼓風機集團推出產品在線監控服務,讓參會代表眼前一亮。
除了展出實體裝備,“軟服務”已悄然成為制博會上各家企業角力的重點。鞍山森遠路橋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制造道路養護高端設備的優勢,近年來借ppp模式進軍億萬元級的市政服務外包市場,引來不少企業尋求與其合作。北方重工集團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抱團“走出去”,在海外總包工程提供“交鑰匙”服務,讓出口無門的中小企業心動不已……
提及從“賣產品到賣服務”初衷,沈鼓集團總經理馬誠介紹,“近年來我們新增的設備銷售大幅減少,不得已之下,公司轉向圍繞已銷售出去的存量裝備做增值服務,不料卻找到了新的增長點?!?/span>
事實上,這樣的轉變并不是少數企業的自發行為。不久前,工信部、發改委、中國工程院共同印發《發展服務型制造轉型行動指南》,倡導優勢企業再造產品形態和生產流程,為客戶提供社會化服務和專業化解決方案。本屆制博會上,由工信部組織的“服務型制造萬里行”活動走進東北,眾多大型裝備企業與服務型中小企業展開激情對接。服務型制造已成中國企業轉型升級躲不開的選擇。
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曉華說,服務型制造是基于制造的服務和面向服務的制造,它首先要求改變傳統制造模式,在制造過程中加入更多服務元素,以降低成本,追求增值。
與改造傳統制造模式相比,制造與服務緊密融合催生的各種新經濟業態,更為消費者期待。制博會上,三一重工對出廠設備安裝網絡化智能終端,實現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,一些潛在客戶表示很歡迎這種“令人省心”的設備。依文集團在銷售服飾之余,還為顧客建立一支包括管家、管家助理、量體師、設計師等穿衣管理團隊,提供的延伸服務將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,一時間被消費者津津樂道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同濟大學教授郭重慶說,生產效率的爆炸式提高,讓全球制造業提前進入相對過剩時代。“未來,工業制造很可能不再是推動人類發展的主要動力,服務業有望為新一輪增長打開‘天窗’!”
蘋果公司開發ios系統,以手機為載體做增值服務;特斯拉汽車開發車聯網系統,讓車輛成為可以移動的辦公室……制博會上,眾多分不清是制造還是服務的新業態,為制造企業打開了無限想象的空間。
應對“工業過?!钡牡贡?,把握消費升級的“痛點”,中國制造正加快服務化轉型步伐。李曉華認為,未來中國制造不僅需要技術創新,還離不開包括商業模式、服務模式和生產組織模式在內的綜合創新。